一個互聯網的外行人跟一個從業多年的內行人相比有什么區別呢?前者的觀點來自于個人對于
互聯網產品的觀察,從網絡上看到的互聯網文章和書本知識。而后者的除了理論知識外,還來自于自己的親身實踐。
打仗畢竟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很多時候,理論跟實踐不是一回事。我最近在產品運營中對于這個道理深有感觸。其實甭說是行外人,行內人也一樣,有些你之前一直自以為是的事情,等到真正做過后才發現原來并不是那樣,也會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
1、流量多就真的好嗎?
“流量是越來越值錢了”,“我們一定要努力吸引更多的流量”,行業內的人經常會把類似的話掛在嘴邊。
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網民越來越多,帶寬速度越來越高,上網資費越來越便宜,但是
互聯網產品要流量卻更難了。網民的上網時間大部分被幾家大的巨頭收割了。
對于一些小公司,特別是
創業公司來說流量變得特別寶貴。好在流量不是只有花錢購買這一種方式,還有一些其它獲取流量的方式,如跟大平臺合作,平臺提供流量,自己提供服務或資源。微信為摩拜、京東提供入口都屬于這種方式。
所謂的合作,肯定是雙方都要獲利的。有的是為了扶持自己的干兒子,有的是為了賺錢,收入分成。
我一朋友所在的公司,他們跟一個大的廠商合作,廠商負責提供流量,給他們導用戶,他們公司負責商品售賣和產品運營??此埔患p劍合璧的事情,最終卻以失敗告終。
雖然廠商給的流量不錯,但是他們的商品銷售卻不是很好,收入沒有達到預期。而且當初設定的分成比例廠商占大頭,即使收入翻倍,分到他們手里的錢也沒多少。加上當初簽訂的合同所限,他們又不能擴充產品品類。一年算下來,項目賺的錢,還不夠公司的人力成本。不得已,最終雙方共同協商在合同未到期之前終止了合作。
流量多就真的好嗎?其實是好的,但是別人的流量不可能白給你,如果你用了過高的代價去換取了流量,那可能就不值得了。而且要看看對方的流量與自己的受眾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即使把用戶拉過來了流失也會很嚴重。
2、跟隨熱點就一定有用嗎?
當一個熱門事件爆出后,媒體們都會爭相報道。一時間,打開各大新聞APP你會發現,他們的頭條內容都是一樣的。
跟隨熱點也是一種常見的運營手段,可蹭熱點并不一定有用。
跟隨熱點也要分是沾什么光,有的是借此提高品牌知名度,有的是想提高產品的下載量,有的是想提高產品銷量。
如果是內容產品的話,跟隨熱點的確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即使不會給品牌增加多大影響力,不會給產品新增多少用戶,至少會提高內容的閱讀量。
但如果是電商轉化那就另當別論了。我們當時借助一個社會熱點推廣了某個產品,雖然點擊量不錯,但是銷量并不好,一天只賣了一單。當時我們也有監測那個事的熱度,熱度雖然不低,但在花錢這事上,用戶的消費還是相對理智的。當然也很有可能跟我們的產品質量有關。
3、打折促銷的效果就一定好嗎?
有過運營經驗的人,會很熟悉運營的各種手段,但是在什么時間采取什么樣的運營方式還是有講究的。
舉個例子,老板給運營部門設定的KPI是提高收入,然后運營的同學搞了一個打折促銷的活動,把一些熱門商品打一折銷售?;顒有Ч芎?,訂單量提升了很多,但是由于客單價太低,所以整體的收入下降的特別厲害。雖然訂單量數據不錯,但并沒有完成KPI,老板依然要追責。
不同的運營手段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果是產品上線伊始,為了拉用戶,培養用戶習慣可以使用一些打折促銷手段。但如果目的不是這樣的話,搞促銷顯然就不合適了。
價格一直都是讓用戶最敏感的,也最有吸引力,只要你的活動不含貓膩,拿出來的產品不是太小眾,打折促銷的效果應該都會挺不錯。只是要考慮一下這種自掏腰包、自己犧牲收益的推廣方式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4、明星效應一定有用嗎?
除了跟隨熱點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借助明星效應,例如請明星代言,發布會找明星站臺。有時候在工作中跟同事聊起某個競品的成功時,也會歸功于是明星代言。
其實很多公司是請不起明星的,成本太高。我們也不要唯明星論,把范圍擴大一下,不局限于娛樂圈的明星,還包括各個行業的成功人士,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大咖。
不同行業的大咖知名度不同,有的行業受眾比較窄,即使把這個領域中的大咖搬出來也很少有人知道。
我們就遇到過這種尷尬,曾經跟某個領域的大咖合作。雖然那位老師在專業領域內的造詣不錯,但由于那個領域的受眾不多,知道那個老師的人也少,結果我們推出的產品也被市場冷落了。
大咖可以提高產品的知名度,但是最關鍵的還是產品本身的質量。如果商品質量不行,需求又不強的話,即使有大咖助力效果也不一定好。
5、把內容推薦到好的位置就一定有效果嗎?
兩家公司合作,互相為對方的產品做推廣,需要給對方一些好的位置,這時候你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輪播圖了。
這個位置最好,而且顯示的是圖片,更明顯,肯定用戶點擊的最多。第一張不行,給第二張,第二張不行的話,第三張也可以,雙方之間還可能討價還價。
如果是外行人看一個APP中哪個位置的點擊量最高,他可能也會說是輪播圖。但事實并非如此。
其實最開始當我了解到輪播圖的點擊量的時候也挺意外的,但是經歷過幾個產品發現都如此后也就認可了。即便如此,很多運營人員依然會要求有輪播圖功能,而且多多益善,因為這便于他們去吸引一些大咖或公司來平臺入駐,對于大咖來說給輪播圖做推廣是個很大的吸引力。
好的位置依然有用,但只是作用不同了,不再只是作為產品功能和內容的強入口,也以廣告位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