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就是個人建立的一個傳播信息的渠道,對于自媒體,第一要素就是分享自己熟知或有價值的信息,就是要分享干貨,源源不斷的干貨,能夠給別人帶去價值,能給自己到來回報。越分享越成功,分享的內容越有價值反饋也越多。
然而隨著自媒體越來越火,打著人人都可以做自媒體的口號,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自媒體的大軍,魚龍混雜,其中不乏很多就是想利用大量信息謀取暴利的人,支持越來越多的自媒體平臺信息過載,垃圾內容泛濫,自媒體這譚清水越來越渾濁。不僅如此,隨著很多平臺的扶持與自媒體商業化的不斷推進,很多正規的自媒體也按捺不住,不想循規蹈矩慢慢推進,自媒體開始慢慢變味了。
1、刷粉刷閱讀量,只為盈利
閱讀量和粉絲量一直是衡量自媒體的標準之一,從有自媒體開始,就有刷閱讀量刷粉絲這么一回事,因為這是個門面功夫。用戶都是有從眾心理的,這么多人關注你這么多人閱讀你的文章,那我也要關注你,不然損失很大。
很多自媒體之前都在說不要在意這些虛的東西,要打造真實的粉絲,追求真實的閱讀量。而隨著自媒體的不斷崛起,自媒體廣告模式越來越多,盈利的空間也越來越大,重點是很多廣告主看重的就是閱讀量和粉絲里,于是很多自媒體為了賺取高額的廣告費,能刷粉的刷粉,能刷閱讀量刷閱讀量,幾百萬上千萬是常有的事,又有一些自媒體迫于激烈的競爭,迫于殘酷的現實,也參與進來,全民皆刷,一切數據不再真實。
實質上這些自媒體廣告效果卻沒有說得那么好聽,不如看起來那么美,不少“上當”的廣告主做了“一錘子”買賣之后幡然醒悟,依靠缺少公信力與用戶粘性的刷閱族不僅沒有帶來收益,反而砸了自家的招牌。
2、開始搞心靈雞湯,只為閱讀量
“心靈雞湯”一詞由來已久,大多用簡短的故事或思想講述著積極的人生道理,怎么看怎么對,怎么想怎么有道理,越琢磨越感覺句句真言,根本就沒有反駁的地方,讓人從心底就產生共鳴。比如“活著,就有希望”、“幸福就在身邊”、“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等等。
心靈雞湯這個東西,雖然很多平臺都有特地的去打壓,但勢頭依舊旺盛,轉發量總是居高不下,為什么?就是因為心靈雞湯抓住人性,在談人生時忽略艱辛過程、直接展示美好結果。它向用戶灌輸單一的世界觀,不符合它邏輯的就忽略不計。讀者看到這些故事時,很容易忽略客觀嚴謹的方法準則,變得頭腦簡單起來。
也就是說,心靈雞湯迎合了人們偷懶的心理,準確抓取了那些情感弱點,利用用戶向往美好的心理,采用精深勝利法來鼓動人的情緒,把負面的東西看成正面的,讓人產生一種虛假的力量感,先用一個故事給你做個心靈馬殺雞,然后直接塞給你一個腦殘結果,你還覺得他說的好有道理,你竟無言以對。
而現在很多自媒體就是看重了心靈雞湯的高閱讀量高轉發量,也不管曾經說好的定位,說好的價值輸出,就是想通過這些心靈雞湯給粉絲洗腦,國內的不行就來國外的,反正只為高閱讀量。很多時候這些自媒體帶來的心靈雞湯你可能當時覺得非常振奮人心,然后事后立馬就忘了,什么也沒留下,這就是洗腦。
3、玩沒有實質內容的標題黨,只求點擊
之前我就說過,我從來不反對標題黨,我只是反對沒有實質內容的標題黨,而對于有上好內容的文章,在配上一個上好的標題,那就是如魚得水。沒有實質內容還玩標題黨,那是垃圾,但如果你的文章非常精彩,再來個標題黨,我覺得就是創意。很多標題黨都是相當有創意,自愧不如,可偏偏很多不把這些創意用在內容里,非常遺憾。
標題是整篇文章帶給讀者的第一印象,大量的讀者是先看標題再看文章內容,醒目夸張的標題會吸引更多的點擊。自媒體的爆發,再加上行業里的激烈競爭,很多自媒體或故意或逼迫得搞越來越多的標題黨,而標題能不能概括內容和觀點已然不重要,實質內容怎么樣也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吸引來點擊為閱讀數 +1,管它打開之后是一分鐘退出還是一秒鐘退出。
所以,標題黨我完全不反對,因為這是事實,同樣一篇文章用一個標題可能沒什么閱讀,石沉大海,而換一個標題后就可能獲得海量的閱讀和瘋狂的轉載,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老文章在被改一個更加引入入目的標題后,馬上爆紅,一二天獲得的流量就比之前幾年積累的還多。但是不要忽視內容本身的價值,純粹的標題黨會帶來反效果,特別對于自媒體,最重要的是給粉絲帶來切實的價值,而不是玩文字游戲。
4、不再為用戶尋求更高價值的東西,只想賺錢
每個人都想賺錢,不想賺錢也不會有那么多人做自媒體了,但是越是做自媒體,越是通過前期的粉絲經濟來賺錢,越是要不停的反饋給粉絲高價值的東西。熟話說拿別人的手短吃別人的嘴軟,很多時候,盡管你的粉絲沒給你實質性的利益,但就是這樣一大批人鑄就了很多自媒體,所以不要有所起色之后就謀取各種賺錢方式,不再為用戶需求更高價值的東西。
之前看到一段話:在營銷圈子里,無原則的附和,無底線的吹捧,一團和氣的馬屁,無恥的茍合,蔚然成風,所謂情商之說,人脈之稱,皆為托詞。沒有異見,沒有不同的聲音,沒有批評,甚至都沒有探討。只有統一的赤裸裸的為了賺錢的抱團,只有心領神會的玩弄粉絲于鼓掌,只有心照不宣的忽悠土豪于設局。
盡管這段話可能說得比較偏激,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自媒體都已如此。
寫在最后
有人問我:“自媒體是什么?”到底自媒體是什么?標準的文字解釋蒼白而無力,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在我看來自媒體就是通過信息將你和他人連接起來的一個渠道,重點還是人與人的關系,只是通過信息來連接。自媒體人還是要通過價值的輸出(內容的、資源的、服務的、人脈的等)來維護人與人的利益關系,沒有人是傻子,他們一旦發現你的虛假之后就會離你而去,甚至當頭一棒,所以不要讓你的自媒體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