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觀察該關鍵詞的百度指數。觀察百度指數其實也是最簡單最籠統的一種判斷方法,因為從理論上來說搜索量越大的詞給
企業網站帶去的IP肯定越多,那么勢必會造成優化該關鍵詞的人數的增加,這樣就無形的加強了競爭的激烈程度。首頁只有十個位置,100個人擠10個位置跟1萬個人擠10個位置的難度肯定是不一樣的。
2、觀察該關鍵詞在百度的收錄數量。其實這跟觀察百度指數的本質都一樣,都是通過這些可觀數據來分析你如果要優化這個關鍵詞時你可能存在的競爭對手的數量,從而判斷優化的難易程度。不過從頁面收錄數量上來判斷難易程度明顯沒有比根據百度指數來判斷更合理,因為收錄的數量多可能只是因為該關鍵詞的相關信息比較多,而不是有非常多這樣的網站,既然不是同行,那自然算不上是競爭對手。
3、觀察該關鍵詞的百度競價或推廣的網站數量。雖然說競價跟優化沒有直接聯系,但我們仔細想想,為什么這個詞競價的網站數量會這么多?無疑是因為這個詞的商業價值更高,既然商業價值更高,那勢必也會有更多的人參與其中,當然同行的網站就更多,于是你的競爭對手也在增加,當然事無絕對,以上三點都只是相對而言,就一般情況來分析的。
4、觀察該關鍵詞百度首頁的十個頁面分別是哪些站,這些站的指數如何(大家習慣說成權重)。前面的三點其實可以總結成一點,那就是通過分析某些客觀數據來了解你的競爭對手的數量,從而判斷該關鍵詞的難易程度。也就是說這三點都是從數據分析出來的結果,而數據往往都不是很精確的,這也就讓以上三點并不是百分百可行了。當你無法從以上三點來判斷一個關鍵詞優化的難易程度時,你應該在搜索引擎上搜索該關鍵詞,分析目前排名在首頁的十個頁面的情況。但是這樣的方法確實很難用語言來表述清楚,我只能說幾種極端情況。
如果這十個頁面的標題中都沒有完整出現你搜索的關鍵詞,那么這個關鍵詞肯定不會很難,即使是搜索引擎的收錄量很大或是百度指數比較高。什么意思呢,舉個例子,比如河南代理注冊公司這個關鍵詞,觀察百度前十的頁面的標題,你會發現河南代理注冊公司這個關鍵詞很少完整的出現在標題中(紅色顯示),也就是他們都被拆分成2個或以上的關鍵詞了。這時如果你的網站是完整出現的,那很明顯你的頁面的被展示的概率更高,因為百度肯定會優先顯示匹配程度更高的頁面,否則百度不就經常顯示無關的頁面了么。
如果這十個頁面都是主域名而且快照都很新,那么這個關鍵詞肯定不會太容易,即使搜索引擎的收錄量很少甚至連百度指數都沒。首先我想說明一點,百度指數中沒有該關鍵詞的數據并不代表真的沒有人在搜這個詞,只是百度沒有統計這個詞而已,至于其中原因我就一句話帶過,要百度指數統計某個詞是需要在后臺添加的。頁面的快照都很新,至少能說明這十個站點的更新頻率都比較高,而且權重還不錯。
如果你發現這十個頁面都是來自百度、新浪、中關村等知名網站或旗下產品,那這個必然非常難,因為我們優化的站超過他們的可能性不大,比如:CPU這個關鍵詞,你會發現百度占四個位置,中關村占三個位置,泡泡網、太平洋和IT168分別占一個位置,如果你能優化到他們前面,那你早已經不在幫別人做優化,而是自己當老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