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每天進進出出電子商務行業的企業都有很多,有些在應用電子商務之后獲得了成功,就留下來了;有些企業則陷入了電子商務發展的誤區,導致最終放棄了電子商務;目前,還有很多企業正試圖涉足電子商務領域,希望能給企業效益帶來新的增長。風修工作室在這里給大家羅列在企業在實現電子商務過程中的六大誤區。
1.專業人才體系的缺乏。很多傳統企業進入電子商務領域之前,會對電子商務進行簡單了解,對于他們而言,其實并不能深入去了解電子商務,只能說是皮毛而已。一般,因為是嘗試性質的,所以,企業也不會給出多少薪資來聘請非常專業的人員,因為他們怕萬一賺不到錢就虧了。由于這種心態,加上企業不能對電子商務進行深入計劃,都將會導致最后失敗退出。而有些資金雄厚的企業,會直接打造一支電子商務團隊,往往用這種人海戰術打頭陣來實行,也未必能獲得好的結果,筆者覺得,理想的方法是通過2-5個專業電商人的努力,把電子商務模型搭建起來,進而逐步加入新的成員。
2.對電子商務缺乏整體規劃。其實,做電子商務,并不僅僅是開個淘寶店,或者說是構建一個屬于自己企業的獨立商城就了事了,我們還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來配合淘寶店、獨立商城,才能讓電子商務的流程更順暢。筆者之前在一家化妝品公司做過,當時的老板覺得,開了淘寶店就等于做了電子商務,其實不然,就算是要做好淘寶店,企業需要配備專業的客服、需要跟物流公司簽訂長期合作、倉庫人員需要協助發貨、需要對店鋪進行站內及站外的宣傳,當然電子商務遠不止這些,比如宣傳企業網站、企業文化,應用進銷存管理系統都是電子商務的一部分。
3.電商營銷成本過高,盲目追求,缺少有效宣傳渠道。2011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迎來了投資井噴期,不管在投資金額還是數量方面都比以往有較大提升,導致很多企業為了獲得交易量,在沒有進行營銷效果測評之前,就盲目的進行廣告的投入,導致企業未收到效益前,先消耗了自己大量的資金?,F階段,電商營銷可以利用的途徑有很多,比如搜索引擎優化營銷,競價排名營銷,電視廣告營銷,微博營銷,網絡視頻營銷,論壇博客營銷,郵件營銷等。企業需要根據自己的產品及預期的效益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銷模式。
4.一味進行價格競爭,而忽略了品牌價值,忽略了自己的利潤。2011年火爆一時的團購,也是電子商務的一種模式,最終因為企業之間進行惡劣的價格競爭,而沒有形成很好的規范措施,保護自己的品牌,導致了團購企業資金鏈的短缺,最后不得不關閉。其實團購這種模式本身是好的,只是沒有很好的市場規范來約束這些企業,如果企業考慮了產品的品牌價值,考慮了自己的利潤,其實團購還是有一定的發展前景的,畢竟有質量保證才最重要。
5.選擇最便宜的物流。隨著電商平臺的增多,網絡購物已經是極為普遍的現象,2011年“雙11”淘寶網交出了單日52億元的銷售答卷,“雙12”創造了43.8億元的銷售額。如此的交易量,給物流公司帶來巨大的壓力。有些企業為了省錢,為了節省成本,給企業選擇價格最便宜的物流進行合作。殊不知,“便宜沒好貨”,物流更是如此,筆者曾在京東買一臺打印機,由于京東沒有提醒我付物流款,我也沒有在意,最后使用了史上最慢的郵政快遞,整整10天才送到貨。另外大家可以了解到,淘寶上,物流評分永遠看到是最低的,很多節日期間的差評都是由于物流造成的。選擇好的物流,是企業做好電子商務該做到的。
6.企業賣的是產品,而不是賣的服務。從事電子商務,如果只是為了賣產品而賣產品,那就大錯特錯了,筆者告訴你,做電子商務,產品本身質量當然很重要,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企業的服務—用戶體驗。企業給用戶帶來的體驗,包括了售前(網站設計、產品介紹等)、售中(專業的客服人員幫助解答各種疑惑)、售后(一旦產品有質量問題,或者用戶使用不當,最短時間內予以解決)三個階段。只有企業履行了自己的承諾,做到了良好的用戶體驗,才能獲得客戶對自己的口碑相傳,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客戶,讓客戶為自己實現免費的宣傳。
電子商務作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必須要適應趨勢,并且早些進入到這個行列里,從而確立自己的領先地位,希望筆者列舉的電子商務誤區能讓更多企業少走彎路。